-
热搜指数
-
2025年1月18日起,可食用动物肠衣…
-
不允许还有人不了解--食品行业危害…
-
企业信用修复范围有哪些
-
一文读懂:从源头撤销实现企业信用…
-
对于那些用知识产权实缴的老板来讲…
-
如何用专利权变现成千万,公司的注…
-
知识产权评估报告有效期是多久?
-
企业必看!知识产权实缴终极指南-…
-
带你了解——FSC森林认证
-
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《小微企业质量…
-
企业信用修复——你知道企查查、爱…
-
市场监管总局严厉打击认证违法违规…
-
什么是企业信用修复?为何如此重要…
-
标准创新型企业的申报条件与介绍
-
科技型中小评价对小微企业有好处
-
如何准备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?…
-
服务行业适合做哪些体系认证
-
食品添加剂检测
-
低GI食品认证介绍
-
公司信用修复需要什么条件?
-
信用修复申请书打不开什么原因?
-
企业信用修复的重要性与免费咨询服…
-
信用修复流程概述
-
企业申请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条…
-
农药残留检测
-
水果罐头检测标准
-
土壤检测肥沃的方法
-
做好保健品检测,提升生活幸福指数…
-
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意…
-
-
在线留言
-
认证服务交流群
欢迎新老客户以及ISO认证领域的同仁加群,交流对接,共同发展!
ISO认证交流群
X
ISO认证交流群
扫一扫添加管理员申请加群
企业申请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?
时间:2024-11-18 09:58:16 次浏览 体系认证 选择阅读字号:【大 中 小】
【摘要】 01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1、取得合法的资格;2、能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至少六个月以上;3、组织的能源管理及绩效符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;4、符合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要求(适用时); 5、组织的能源管理有明确的边界和范围,可以单独计量;6、近两年没有受到节能…
01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
1、取得合法的资格;
2、能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至少六个月以上;
3、组织的能源管理及绩效符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;
4、符合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要求(适用时);
5、组织的能源管理有明确的边界和范围,可以单独计量;
6、近两年没有受到节能监察部门的处罚。
02需提供的申请资料
1、申请书;
2、营业执照及相应的各种资质要求;
3、能源管理手册;
4、最近一次能源评审报告;
5、近年的能源审计报告;
6、固定资产节能评估报告书/表(如有);
7、能源(输入、转换、输出等)示意图/能流示意图;
8、多场所清单(适用时)。
03审核
1、准则:A+B(GB/T23331+行业认证要求);
2、一阶段必须是现场审核;
3、审核组成:必须至少有一名相应认证业务范围的专业审核员;
4、边界的问题(可以单独计量);
5、合同评审(重点用能与非重点用能单位);
6、审核报告及其证书的要求(能源绩效量化结果的表达)。
04哪些行业需要办理?
1、公共建筑行业
2、石油化工行业
3、煤炭采选行业
4、机械制造行业
5、纺织行业
6、家电行业
7、钢铁行业
8、人造板及木制品行业
9、电子信息行业
05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
1、节能法规的要求——国家、行业和地方法律法规,包括强制性要求,减少由污染和耗能违规造成的风险(国家、地方、行业规定的重点用能企业);
2、产业与政策的推动——税收优惠、节能量补贴等;
3、降本增效——企业降低能源成本、提高产品利润;投标获得加分;
4、系统性的节能减排——与企业业务相结合;
5、企业的社会责任——自身的节能意识,消费者及公众提升企业形象。
1、取得合法的资格;
2、能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至少六个月以上;
3、组织的能源管理及绩效符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;
4、符合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要求(适用时);
5、组织的能源管理有明确的边界和范围,可以单独计量;
6、近两年没有受到节能监察部门的处罚。
02需提供的申请资料
1、申请书;
2、营业执照及相应的各种资质要求;
3、能源管理手册;
4、最近一次能源评审报告;
5、近年的能源审计报告;
6、固定资产节能评估报告书/表(如有);
7、能源(输入、转换、输出等)示意图/能流示意图;
8、多场所清单(适用时)。
03审核
1、准则:A+B(GB/T23331+行业认证要求);
2、一阶段必须是现场审核;
3、审核组成:必须至少有一名相应认证业务范围的专业审核员;
4、边界的问题(可以单独计量);
5、合同评审(重点用能与非重点用能单位);
6、审核报告及其证书的要求(能源绩效量化结果的表达)。
04哪些行业需要办理?
1、公共建筑行业
2、石油化工行业
3、煤炭采选行业
4、机械制造行业
5、纺织行业
6、家电行业
7、钢铁行业
8、人造板及木制品行业
9、电子信息行业
05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
1、节能法规的要求——国家、行业和地方法律法规,包括强制性要求,减少由污染和耗能违规造成的风险(国家、地方、行业规定的重点用能企业);
2、产业与政策的推动——税收优惠、节能量补贴等;
3、降本增效——企业降低能源成本、提高产品利润;投标获得加分;
4、系统性的节能减排——与企业业务相结合;
5、企业的社会责任——自身的节能意识,消费者及公众提升企业形象。
【免责声明】图文来源于网络,我们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特此声明!当您认为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被侵犯,或者页面信息有误需要纠正或者删除,请联系客服或致电13136680305。